聊聊美国的推荐文化在找博后上的作用

  我是没找过博后,但并不代表我不清楚找博后之间的门道,正因为非常清楚,才选择了不找博后,以此来保留老板对我最给力的一次支持。这是深思熟虑的布局,而不是不思进取。

  首先,有机界不成文的规则,任何老板对自己的博后找工业界的工作都只会提供写封推荐信这样基本的支持,绝不可能为了个博后而帮你去联系他工业界的人脉,所以如果你文章没有很多,做博后再找工作很有可能被没有博后经历的人吊打,毕竟人家背后可能有亲爹,而你只能靠你自己。其次,帮学生找博后对老板来说其实是比帮学生找工作更头痛的事情,工业界毕竟跟他没有直接关系,而学术界,你要是fuck up,很有可能你老板就有大麻烦了,我们学院就曾出现过因为一个博后,导致两个大佬在conference上直接对线的情况,这还是两个地位相当的大佬,要是其中一个不是大佬,你猜他还能不能混了。当然,这个博后最后就被直接发配回国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你要是想去工业界,老板是不想推你做博后的,因为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你承担这么大的风险,而且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是你science好不好的事,最后更多的还是性格原因,你要是跟你自己的老板都处的不好,他有什么信心你能跟别的老板处的好。所以很多时候,你的老板都会建议你做博后换方向,他可能会PUA你什么要多学一点,但本质上是因为,不同的领域,你搞砸了对他的影响会小一些。要是这博后是你自己找的,那就更好了,他也不过是写封不痛不痒的推荐信,最后总是怪不到他头上。当然了,比较有野心,想找好教职的人也是会主动要求博后换领域的,其实就是为了变相证明自己牛逼,干啥都行,干啥都能发好文章,老板自然也乐得其成,只要你想,一般也会很努力的推一个大牛。

  另外,博后申请的方式是有讲究的。如果你老板在圈子里有一定的地位,那他的学生找博后应该是由他给对方老板写邮件,而不是学生给对方老板写邮件。这是有一定地位教授之间的社交礼仪,如果你想申请的是大牛,你老板不仅要发邮件,还要邮寄相关材料。如果老板帮你帮到这个份上,一般情况下是默认你以后是要做教职的。如果你是在这样一个老板组,somehow你自己去找博后的话,那一般是不会有回音的,这个游戏压根儿就不是那么玩的。当然,如果你的老板不算主流,那作为学生的你确实可以到处发邮件,而且你很有可能会收到大牛老板的回信,知道为什么吗?不是因为你牛,而是因为你啥也不是,不喜欢你让你滚蛋不会给大牛造成任何不便,你自己的老板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所以其实很多大牛也是非常喜欢收这种小组出来的学生做博后的。因为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又不用帮忙找工作,更不用帮你发文章,基本等同廉价劳动力,还可以帮自己的学生抬轿,文章连名字都不用给你挂。

  至于找博后换方向,有机方向转去做chemical biology或者有机材料的比较多一点。其实有机材料还不错,文章不太难发,chemical biology出文章还是很慢的,而且发好文章很难,但不少牛逼的博士会选这个方向,因为funding好拿,不仅是博后的funding好拿,以后做教职也可以申请K99来给自己加分,至于菜鸡转这个方向,那纯粹是找死。也有有机方向转去做无机的,再牛的基本都得翻车。我知道做全合成的人对自己总有种蜜汁自信,这其实也来源于一些根深蒂固的教条,当年大神也是因为我做过合成才觉得还值得跟我唠叨两句,但说实话,有机炒菜其实对手的要求没那么高的,很多人博后换方向之后,就很快意识到自己是既养不好细胞也合不出金属络合物。

  如果博后换了方向,但又没找到教职,还能回来干老本行吗,其实挺难的。我有个很厉害的师姐,在顶级大牛组做了五六年chemical biology的博后,现在还没找到工作。

  最后有机全合成其实是有个很特别的优势的,就是有机全和成和有机方法学在美国学术界算两个方向。做方法学的人一般不太会博后去做全合成,其实并不是做不了,做合成的人不必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博后时间太短,全合成出文章很慢。但全合成的博士来做方法学的博后,简直不要再sweet。所以不少全合成大牛组里有可能拿好教职的学生,博后很可能并不换方向,而是去另外一个做方法学大牛的组,最后搞一堆好文章,美滋滋的在TOP50拿教职。

  这也算事美国找博后比较深层次的潜规则了,我其实之前一直没想写这些的,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知道这些并没有什么用,而大神们自然不需要我来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