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随便聊聊clinical trial的水有多深

之前在知乎上播报Summit股票跌成狗的消息(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8557445417903286),引来了一些国内做BD/venture或者后期clinical trial的医药人的不爽,然后我也很不爽的发泄了一下自己并不看好国内生物医药的发展以及这些短平快的follow up(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9132049106576249)。

不过今天想聊聊的不是这些,即使是在美国,clinical trial从设计到执行再到数据分析,虽然有层层监管,但因为体系过于复杂,又跟金融市场挂钩,利益相关,所以manipulation还是很难避免,总体来说,水还是很深的。 

这次就跟大家分享三个美国这边clinical trial的故事吧,同样,打字太麻烦,以下是故事大纲,具体的细节,我们睡前小语频道(链接)里说:

1.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Morphic Therapeutics的MORF-057。

什么时候release clinical data,release多少,不是所有的clinical trial都会揭盲。

中国的asset最大的优势是便宜,买Morphic花了Lily3.2 billion cash。

2.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Alzheimer drug Lencanemab(Eisai)和Donanemab (Eli Lily)

数据分析的方式也是可以改变公布结果的。

Eisai公布的数据是27%-31%,Eli Lily公布的数据是35%,但实际上考虑到各个病人的疾病程度等细节,其实两者的efficacy是差不多的。

3. 第三个故事关于Tagrisso的。

病人的compliance很难掌控,做不出来结果也未必是药不好。

真要是效果非常好的神药,FDA一般会迅速accelerate approve,保证能够先benefit病人。


总结:不要过度迷信双盲实验,science并不是非黑即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