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最后一段有趣的内容已经上传YouTube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flucQsE7Q
1. 中国自2013年之后外交政策的变化:
基本彻底放弃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开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南海岛屿建造军事基地,且持续和菲律宾、越南、台湾等起冲突。第二,建立像美国这样的军工复合体,鼓励大学做军队的研究项目,加强军事投入。这直接导致TRUMP疫情期间的10043,拒绝与国防七子有关联的学生入境美国。四五年之后的今天,10043的其实被扩大的已经相当大了,现在敏感专业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五眼联盟的签证,而且欧洲国家比如瑞士已经完全拒绝招收中国留学生了。第三,一带一路计划和基建外交,以及全球南方计划什么的,削弱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让美国人很不爽。
2. 美国为什么要与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中国建交?
1979-1991年,刚刚好毛泽东和苏联闹翻,美国接触中国基本是为了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1991年之后,苏联解体,威胁不在,美国依然想和中国接触的原因:1. 经济利益巨大,不管是中国巨大的市场还是中国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对美国资本家来说都太有吸引力了。2. 很多中外学者认为,美国同意中国加入WTO,是觉得可以对中国发动颜色革命,让中国最终走向民主,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却指出,其实美国真正的rationale是,当中国进入国际经济体系,日子过的更好的了之后,行事也会更遵从由美国建立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不会轻易与美国起冲突了。美国自己在与苏联对抗的这四十年,自己的日子也是不太好过的,所以这时候的决定,其实更是为了自己的福祉。
3. TRUMP本人喜欢关税,并不只是针对中国,相反,他对多方面限制中国并没有很感兴趣,更关注的是经济利益。除了TRUMP本人反全球化以外,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军备投入威胁到了美国的产业和军事影响力,再加上中国越来越集权和美国的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等因素,使得不少美国精英也把中国看成了national interest threat。
4. 接下来的中美外交估计会以conflict和competition为主,但是作者认为烈度可能并不会像美苏争霸那样极端。我个人的感觉是,作者可能这个局势估计偏乐观,美国的公司并没有能够如期打开中国的科技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还多被国产替代,两国在经济领域的脱钩和对抗已经非常明显了。说一见小事,疫情之后中美之间的航班基本都没怎么恢复,导致机票价格高居不下,现在从东海岸回国的最便宜的飞机居然是飞香港,而且美国允许国泰的飞机飞俄罗斯领空。另外,国泰航空的正副机长不是英国白人就是美国白人,怎么说呢,希望在这种脱钩的环境下,香港还能保住自己的特殊地位,就至少留个窗口吧。
评论
发表评论